国际交流学院毕业生从联合国发来的2023届新生建议

时间:2023-08-30

金风送爽之际,我们又将迎来新一届的贤达学子。与此同时,国际交流学院2023届毕业生许韩卿学姐刚刚结束她在联合国总部的暑期培训。带着对母校的深深感激和过去四年沉甸甸的收获,她有许多话想送给2023级的萌新。


许韩卿  国际交流学院 法语(商务)专业2023届毕业生


■入选2023年联合国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最高奖学金

■在校期间荣获2022“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上海赛区决赛一等奖,2022中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华东赛区一等奖,2021“策马杯”全国英语公众演讲大赛线上复赛一等奖,2020第八届全国法语人才竞赛“出色表现奖”10项省部级以上奖项

■获得华东政法大学法学专业辅修学位,法语、英语专业八级证书

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商务投资处国际法规部实习生


  1. 丰富人生体验,保持终身学习

“学习”本身是多形式、多场景的,不单单只有在课堂上和书桌前的才是“学习”。“学习”可以是独处发呆时梳理人生、可以是看些和专业无关的课外书、可以是到处旅游、可以是参加活动、可以是和智者聊天等等形式。

大学不像高中时需要时刻被迫应试并在规定时间内必须达到某个分数,这里有很大的舞台,愿不愿意上台演出,以及表演得多么出色都是由我们自己决定。而且,人生本身不是一场考试,大家可以持有开放的心态,把握好大学和大学后人生中每一个机会去增长阅历、开阔眼界,并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大学期间可以多试错,我们甚至可以从失败和挫折中学到更多。想做什么,好奇什么就去积极尝试、勇敢体验。在丰富人生经历的过程中,慢慢找到自己的真正热爱所在,同时也倒逼出对学习和生活更多的热情。


  1. 提升个人修养,持续自我发展

成绩好、赚钱多、成就高、被人夸赞等,这些在世俗眼光中是很重要的,可是真正重要的到底是什么呢?个人认为是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同时觉得自己过得好、活得开心。我们都需要经常复盘、自省与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又要到哪里去?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我为什么而活?”等问题。

成为一个完整的人,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自我完善。例如,修些非功利性的课程,读些“无用之书”(如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也需要多见人,思考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又不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因为我们都没法成为我们没见过的人。而我自己,始终希望可以成为一个正义、卓越、谦逊、耐心又乐于助人的人,这是因为我在贤达认识了一些见识广且谦逊、特别热心帮助学生的老师们,也在校外辅修法学的过程中见过不少热心帮助当事人捍卫权利、伸张正义、耐心普法的律师们。


  1. 充分把握学校资源

贤达可以提供的机会和资源是非常非常多的!大家一定要及时跟进学校的信息,关注学校、学院、图书馆、社区、社团这些平台的公众号,也可以和老师们保持高效沟通,有疑惑也要勇敢提问。贤达的很多老师是发自内心地爱学生,会用自身的满满能量为同学们带来养分与阳光。同时,要勇于自我调节,保持积极乐观、开放包容的情绪状态,吸引力法则能让你得到大量关注,从而获得更多机会。


  1. 早日定下人生的大目标和大学期间的努力方向

早日明确自己毕业后是要出国读研/国内考研/直接工作/考公考编/创新创业还是做别的,上述每一项都可以通过信息检索、沟通咨询、系统学习、实践体验等方式去深入了解。同时需要明白,选哪一条路都是有好有坏的,没有绝对的对错,重在能够保持内核稳定,不要半途羡慕嫉妒别人走过的路,而是为追寻自己确立的目标感到满足与开心。希望大家都可以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在贤达学院广阔的大平台上度过充实而快乐的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