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交学院“推荐一本书”系列活动——教师篇(二)

来源:国际交流学院发布时间:2020-04-28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推荐人:林燕老师

     本书中文译名:《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取自圣经,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 意为“逃离”和“找到新的信仰”。作者塔拉通过一次次的对原生家庭的“背叛”和斗争,最终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她的人生,曾不由她选择,因为她的原生家庭。一家人在山里的生活,邋遢灰暗,伤痕累累。各种遭遇和事故,光看文字,就让人瑟瑟发抖,痛不欲生。各种血腥的场面让阅读中的我多次喘不过气。这种生活塔拉过了17年,暗无天日。在我看来,塔拉又是何其的幸运,她灰暗的生活终于被泰勒点亮。泰勒,作者的一个哥哥,她后半生的引路人。泰勒激励她走出大山,为她准备复习资料,鼓励她参加SAT考试。塔拉利用工作的间隙完成了复习,并在完全没接受过学校教育的情况下,考进了杨百翰大学,继而访学于哈佛大学,又获得剑桥大学硕士博士学位,完成了人生的逆袭。但是,令我心痛的是,即使她最终博览群书,获得博士学位,也未真正得到家人的理解和关爱,这也是她的孤独与渴望所在。完成阅读,返回书本扉页,四个字“献给泰勒”,这份情谊让我倍感温暖,我将这本书定义为“心灵的救赎”。推荐这本书给正在自我抗争和寻找的人们。

   《给孩子的古诗词》   推荐人:施娣老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次疫情时期,书成了我最好的代步工具,带我体验了一次不一样的文化之旅。繁忙工作之余,某天午后的小憩,偶然翻起了娃的一本《给孩子的古诗词》,此书共收录作品218首,其中包括177首诗和41首词。这本诗集很纯粹,没有对诗的注解,也许这样才是对古诗词最大的尊重。常读常新,每个不同的阶段读出来的是不同的答案,任何解释在古人诗词面前都显得多么苍白无力,所以这本书的作者叶先生这样做,虽然为理解上制造了一些障碍,但她的心意却是真正的把诗当作瑰宝来看待。此书现在看了过半有余,真真的弥补了我儿时对古诗词没有饱读的短板,也让我领略到了古代伟大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和品格,胸襟和修养,我想这也是现如今我们真正或缺和值得学习的珍贵品质。希望中国的古典诗词生生不已,代代相传,带给当今社会之灵气,洗涤我们的心灵。

    《Writing Analytically 分析性写作》  推荐人:叶欣老师

   《Writing Analytically 分析性写作》由两位美国的英语教授David Rosenwasser和 Jill Stephen撰写。这是一本可以当作教材的学术类读物,探讨的是分析性写作的教学法。两位老教授从70年代开始就在从事大学的写作教学,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书中讨论的问题涉及了学生用英语写作时可能碰到的各种情况,比如:妨碍写作构思的陋习,包括:害怕不确定性,先入为主的偏见,因习惯而造成的思维混乱,过度强调个人观点等;在分析时出现的错误,比如把概括混同于分析,追求唯一答案或随意解释,忽视语境的两元对立等;以及进行写作时如何将观点和论据进行连接,论文的格式,规范,如何查找和分析性地阅读文献资料,乃至于语法和文体等,不一而足。这些都是写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不仅在英语写作中如此,在中文写作中也是一样。语言只是工具,但背后根本性的问题都是相似的,即:思想及其展现方式的科学性,才是最重要的。

     《牛奶可乐经济学》  推荐人:魏薇老师

《牛奶可乐经济学》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弗兰克所著。此书从一个一个细小的问题上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得出结论,让我们的经济行为更加合理。经济现象后面的真相就是:省钱和赚钱。寻找省钱和赚钱的方法,离不开机会成本、利润最大化等微观经济学中的理论及知识。罗伯特·弗兰克说过:“经济学贯穿于生活。”他让学生们尽可能的多去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然后提出来。当我看到这么多理所应当存在的现象却被问为什么时,我很惊讶生活带给我们的启示,更钦佩作为老师敢于运用这样的教育方式。这也是这本书带给我的另一个启发,观察生活,向那些理所应当提出为什么。

简单且有趣的事例能培养我们对经济学的兴趣,有助于我们用经济学的角度看问题,并把思考用于生活。这样,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博物经济学家。

《溢出》   推荐人:许冬敏老师

《溢出》一书缘于施展老师对所谓“中国供应链转移”说的田野调查,该书之所以命名为《溢出》,实际上表明了施展老师对于“转移”说的驳斥,或者至少是否定、质疑吧。施展老师开宗明义指出,制造业向越南的所谓“转移”,实际上是中国供应链的“溢出”,而推动“溢出”的真正力量,是中国的民间经济,“溢出”的根本原因是技术、公司组织形式以及生产逻辑的演化,令经济空间以各种方式穿透国界。《溢出》这本书中,最让我震惊的是施展老师关于商人秩序可能走上前台,与政治秩序共同推动世界新秩序演化的看法。政治秩序长期依赖主导世界演化,主宰世界秩序,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政治秩序相对而言弱化,更多发挥支撑作用,商人秩序的登台实际上是全球商业世界发展形成强大网络的结果,它随之与政治秩序公共推进世界或人类前进史。民间经济的运行逻辑和政府政策的逻辑越来越分离成两条线。政策对民间经济的影响跟过去大不一样。而在国际层面上,以国家为单位来思考经济问题已经越来越没有意义。

     《逆转》推荐人:俞译老师

《逆转》是一本描述普通人如何面对巨人的书。这里的“巨人”指的是各种强大的对手,包括军队、勇士,也包括身体的残疾、不幸和苦恼。每一章讲述的都是不同的人的故事,他们抑或非常著名,抑或默默无闻;有的是普通人,有的是杰出人士。他们面对巨大的挑战,并不得不做出回应。我是应该按规矩办事?还是遵从自己的本能行事?我是要坚持还是放弃?我是要回击还是选择原谅?如何与比你自己强的人竞争?如何在账面完全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一击致胜!缺陷是如何转化成优势的?

这本书可以带给我们的启示:

1. 和强者对抗,千万不要在强者的优势区域或者现有规则内,这样你才有可能翻盘;

2. 强者强到一定程度,,常常会造成倒U型,后半程下坡路明显,因此强只是图有虚表;

3. 匹夫没有逆袭,是因为你不不够弱,你还有可以 输的。大卫没什么可输的。正因为他没什么可输的,他才有权利选择是否遵循别人制定的规则。置之死地而后生,绝地才逼人反击。

《The Glass Flower at Harvard》   推荐人:韩晓梅老师

刚到哈佛大学, 玻璃大师奇胡利(Dale Chihuly)艺术迷的朋友Judy就迫不及待地要带我去哈佛自然历史博物馆。她说那边有她期待已久的另外一个惊喜。等到了博物馆才发现这简直就是视觉盛宴。真的只要一眼你就会爱上它。除了感人的故事,精致的作品更是让人惊叹。不仅细致入微,栩栩如生,有些作品竟连植物的生长过程都完美记录。很难想象是怎样的动力让这一对父子完成如此精细又数量庞大的工程。我想一定是一颗兢兢业业的责任心和深入骨髓的工匠精神。可惜由于家中没有后代,也没有收徒,这对父子精湛的工艺并没有得到继承。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作品就是100多年前的绝唱。希望这种精神能永远传递下去。

对于喜欢植物的我,整个参观过程既兴奋又激动,等到参观完毕就迫不及待地去纪念品店询问店员是否有相关的书籍以满足我对玻璃花饥渴的求知欲。然后就有幸遇到了这本书。说来也巧,这本书也正是由于像我这样参观以后激动到想把这份记忆带回并永久珍藏的参观者太多,所以哈佛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开始起草并经过多年的编写和改版终于满足了大家的心愿。书中主要讲述创作背后动人的故事和介绍经典作品并配有高清的馆藏图片,绝对可以让读者大饱眼福。

希望以此文寄托对未来教育的美好期待。也希望做为一名教育者能够像这对父子一样时刻保有专业的工匠精神,像玻璃花一样沉静、专注、美好。祝大家读书日觅得好书,习得良识!

《百年孤独》   推荐人:张晓彤老师

《百年孤独》名声在外,有多少人慕名而来,却被冗长而复杂的人名和人物关系拒之门外。的确,初读《百年孤独》,我也曾陷入这晦涩难懂的怪圈,为此我结合网络资源绘制了人物关系图来辅助阅读。这个历经百年的家族,从第一代开始到第七代结束,每个人的一生都在与孤独做着至死不渝的斗争,却都在终点与其相依为命。爱情对这个家族来说何其奢侈,他们有过冲动,有过纵欲,有过倾心,有过告白,却大多被命运扼杀在摇曳的时间长河中,慢慢枯萎腐败,直到最后一代才终于得偿所愿厮守幸福,但讽刺的是这一切幸福都有悖伦常,带来了家族灭亡的信号。随着最后一代被蚂蚁吞没,这个历经百年的家族在飓风中荡然无存。至此读毕,原来这一切的轮回,宿命,这不过是时间的玩笑。生未百年,死不孤独。家族随风飘逝,仿佛不曾存在过,也未尝不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有人说,当你还没有尝试痛苦,还未开始看透生命,请收好这本书。确实,在我目前的年纪,初读荒诞之感更甚,还无法深刻理解书中的无法抽离和深意。或许当我们在成人的世界中摸爬滚打,承受过太多的失败与无奈后才能真正读懂这本书,明白孤独本是人生常态。毕竟,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都将用寂寞来偿还。我期待着,在多年之后再反复拿起这本书会有不同的感悟。